中日网络暴力文化比较:修订间差异

添加14字节 、​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
无编辑摘要
imported>耀武扬威
(创建页面,内容为“== 作者 == 常识 == 说明 == 上学期的社会心理学课作业,写于6月初,基本仅限于淫梦,部分观点和材料均较肤…”)
 
imported>耀武扬威
无编辑摘要
第38行: 第38行:


中日网络暴民所处的网络环境最大差异在于匿名程度。国内包括贴吧在内的各种社交平台最初的设计目的就是为用户提供自我展示和交友的环境,用户通常必须经过注册并获得固定昵称才能使用,但日本的2ch最初则是「アングラサイト」之一,其标示话题范围的口号“从黑客技术到今晚的小菜”(ハッキングから今晩のおやつまで),前者正是「アングラサイト」中十分典型的话题。在2ch发言无须获取任何网络身份,系统自动为发言者分配随机生成的ID,该ID仅与公网IP有关,而一台计算机只要重新联网就可不断获得新的公网IP。虽然2ch同时也提供注册服务,但在2ch使用固定的网络身份反而是不明智的,这自然不可能为交友或自我表现带来任何便利。该机制的用意显然在于为可能受到社会谴责的话题提供全面庇护,结果用户更加不必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由此可见,这种以欺凌为乐的网络群体行为与网络去抑制显然有着极大的相关。
中日网络暴民所处的网络环境最大差异在于匿名程度。国内包括贴吧在内的各种社交平台最初的设计目的就是为用户提供自我展示和交友的环境,用户通常必须经过注册并获得固定昵称才能使用,但日本的2ch最初则是「アングラサイト」之一,其标示话题范围的口号“从黑客技术到今晚的小菜”(ハッキングから今晩のおやつまで),前者正是「アングラサイト」中十分典型的话题。在2ch发言无须获取任何网络身份,系统自动为发言者分配随机生成的ID,该ID仅与公网IP有关,而一台计算机只要重新联网就可不断获得新的公网IP。虽然2ch同时也提供注册服务,但在2ch使用固定的网络身份反而是不明智的,这自然不可能为交友或自我表现带来任何便利。该机制的用意显然在于为可能受到社会谴责的话题提供全面庇护,结果用户更加不必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由此可见,这种以欺凌为乐的网络群体行为与网络去抑制显然有着极大的相关。
<comments />